跟著詠詩學牌卡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牌卡協會
  • 詠詩老師簡介
    • 詠詩老師簡介
    • 個別會談
    • 心靈牌卡一對一線上督導
    • 心靈牌卡遊藝趣
  • 課程邀約
  • 專業課程
    • 療心卡培訓 >
      • 療心卡陪談師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諮詢師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師資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2一日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親子溝通引導師認證
      • 療心卡銀髮樂活引導師認證
      • 療心卡生涯探索引導師認證
    • Fun心卡團體引導師認證培訓
    • 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訓練
    • 不同牌卡培訓 >
      • 心靈牌卡示範督導與療癒工作坊
      • 塔羅創意無限工作坊
      • 心靈拼貼工作坊
      • 知心卡工作坊
    • 藝術療育培訓 >
      • 大集繪與粉彩牌卡運用工作坊
      •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認證
      • 和諧粉彩正指導師認證
  • 牌卡購買
    • 線上訂購
  • 線上抽牌
    • 療心卡1線上抽牌
    • 療心卡2線上抽牌
    • Fun心卡線上抽牌
    • Fun心福卡線上抽牌
    • 動心卡線上抽牌
    • 動心卡運用
    • 知心卡運用
  • 牌卡運用短片

孩子教我的一課:當下與身體在一起

11/18/2014

1 評論

 
才剛寫完前一篇文章,上午,四歲多的小兒子要我陪他到床上睡覺。
我知道,他不是真的想入睡。
所以我們就在床上偎著靠著。
他突然說了一句:媽媽,你好好笑喔!
我其實還處在想要辦公的狀態,聽到這句話,有些不舒服。也因為小兒子鬧脾氣的時候會說:媽媽,壞壞,或臭媽媽之類的話。
所以,我跟他說:耳朵聽到不好聽的話會痛痛。聽到好聽的話就很舒服。
我看他不是很懂,又接著想說:就像你吃東西,吃到好吃的會很開心。吃到不好吃的就不喜歡一樣。
但這些話都沒有說出口,小兒子突然一直笑。就是孩子那種很自然很天真很開心的笑。
每次我要開口,他就繼續笑。還一邊說:媽媽,你好好笑!
我還跟他說:要說有趣,不是好笑。
總之,他笑了好久好久。
而聽著他那麼爽朗的笑聲,我卻發現,自己跟不上。
我可以感覺那像是從臍輪發出的歡樂,而我還停留在腦袋,停留在我想要教導他對錯的想法中。
我還發現,為何對於他說自己好好笑會有點不高興,因為我已經對於「你好好笑」這個字句有了負面的評價。

如同我無法在當下跟他一起歡笑,「好好笑」失去了中性的意味或核心的質地。

四歲多的孩子,教了我一課。
顯示出成人的我們大部份可能停留在想法,也就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時候,多半是透過思考。
除非身體不舒服,才會注意到身體的訊息。
除非心裡難過痛了,才會留意情緒的聲音。
但思考,其實容易有很多的是非對錯,應該不應該,以及社會或他人的評價,主流的喜好等等。

不過,也並不是說,思考不對。
例如:我正利用自我覺察,好像是有另一個旁觀者在省思這段歷程,並加以記錄。
而我再次看見,跟小兒子比起來,他對於語言沒有過多的評價,他可以很開心,甚至很莫名地一直笑著,從身體的深處,真心地歡樂。
我呢?
他的一句話觸動了我的情緒,情緒背後是對這句話不認同的評價。
此外,我還擔負了母親教導的責任,希望他可以學習說好聽的話。
也許對他來說,這只是好玩的舉動,就是覺得媽媽好好笑喔!
他不會想到這樣說的對錯好壞。
之後更順著身體的感受,好開心地笑著。

寫到這,我也突然覺得,這麼認真的自己,真的好好笑!
1 評論

最終要面對的就是心

11/18/2014

0 評論

 
延續上一篇文章,說得更具體的話,應該是:最終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心。
為何是心呢?
心又是指什麼呢?
先分享一則親身的體驗。
許久前帶領一群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,課程名稱是:心靈偵探趣。
所以第一次碰面,我問他們:知不知道我們要上什麼課?什麼是心靈啊?
有孩子說:不是心臟的心。
我心想,有概念喔!接著問:那是指什麼心呢?你的這個心在哪裡?
有些孩子回答:在胸口中央。
有孩子指著自己的腦袋。
還有一個孩子說:我的心不在這裡,在教室外面。
所以,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其實已經了解,有一個不是生理心臟的心。
有另一顆心,這顆心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感覺。
這顆心可能代表我們的想法念頭。
這顆心也許顯示出我們的渴望。

姑且不以生理大腦的角度來詮釋,這是另一門專業。
但我想說的是,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,有別於外在世界,有別於看得到的自己的外表,還有一個內在世界。
也許是透過我們的感覺、情緒,也許是我們的認知想法,也許是我們不自覺的身體動作,也許是那些知道怎麼做,卻又會有另一種行為出現的背後機制。
假設,就稱她是,心吧!

我們最終要面對的,就是這顆心。
為何內在是重要的呢?
除了每個人的獨特性之外,是心,左右著每個人的選擇。而選擇決定了不同人的生活。
因為內在是重要的,所以才會有許多勵志偉人,即便在艱困的外在環境下,依舊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若非如此,那麼所有看來遇到意外悲慘的遭遇者,就無法脫困。
但,身為人,因為這麼特別的內在機制,我們可以選擇,可以改變。
可以選擇看待世界或問題的角度態度,可以選擇不一樣的因應行為,可以讓痛苦化為祝福。

但要經歷這樣的轉化,就要回到是否認識自己,是否懂得自己的心。
看一看孩子的成長,他們的外表會隨著歲月而茁壯,但內在的心是否也逐漸成熟呢?
什麼時候,我們脫離了自己的心?離內在的自己越來越遠?
也許是外在環境的打擊,也許是照顧者的不當對待,有可能,我們的心,停留在某一個時刻,不再成長。
我們受傷了,嚇壞了,不想去面對心裡的苦,可能當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。
所以,心,像是被凍結般,或隱藏著,壓抑著。
但外在的我們,不可避免地,一天一天長大。
差別就是,孩子跟成人,如何看待自己的心?
也許孩子比較容易身心一致。他們順隨著身體的本能,心的觸動,或哭或笑,或醒或睡。
而一般的成人,則像是穿著多重的盔甲般,忽略身體跟心的訊息。

有趣的是,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,這層盔甲勢必會受到動搖,所以看起來像是遇到問題,看起來像是別人有問題。其實都是因為這些衝突刺激到我們封閉的心。
所以,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,邀請我們,願不願意,認識自己的心。
這些外在的事件,身邊看似有問題的人,都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們還沒療癒跟成長的自己。

因而,最終要面對的,還是自己的心!
0 評論

最終要面對的都是自己

11/17/2014

1 評論

 
稍晚,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了這一段:
曾經也想過,界定自己的位置,例如以親子,婚姻或兩性為題,總是大家有興趣的。
或者以生涯或工作,金錢為方向,也是另一條脈絡。
但對我來說,這些外在的分類到最後要面對的,都是自己。
自己能否覺察,願意改變,時時刻刻地行走在自我蛻變成長的旅程。

確實走過自己前半生的療癒之路,無論是自己的特質,或是喜歡的療癒之道,最終,都是回歸到自己身上。
意思是,也許一開始我們總是容易向外看,看環境,看原生家庭,看遇到挫折的人際關係。
看待的方式也比較容易傾向,如果對方可以改變,如果我以前不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,如果外在條件不是這麼糟糕⋯⋯。
也就是容易用受害者的觀點來看。
或者換個角度會這麼說,是我老公的問題,我小孩有問題,我是多麼辛苦為了別人⋯⋯,宛如自己是拯救者。
但犧牲太久,討好太多,又會不自覺地開始指責,像是一個加害者。
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,注意的焦點都在別人身上。或者說,想改變的都是別人或外在環境。

再以另一種面向來說明,當我在帶領家長成長團體時,雖然成員的角色都是父母,但除了談親職的任務,親子的關係,我更喜歡先來看待每一位父母在卸下這個角色前的自己。
因為我們不是只有當父親或母親,我們可能同時還是上司或下屬,是女兒或兒子,是太太或丈夫,是媳婦或婆婆,我們其實還背負了很多的身份。
但這麼多的身份底層,最核心的就是自己。
是自己在應對這些人際關係,應對外在的環境,應對突然的意外。

當然,這些角色身份,其實也是一種尋找自我的過程。
藉由這些外在的規則,我們比較清楚要怎麼做。
但也往往因為應該怎麼做跟自己真正想做的無法平衡,看似矛盾衝突,而帶來身心的疲憊。
只是,什麼是真正的自己?
如果最終要面對的是自己,那又是一個怎麼樣的自己?我如何認識?如何確定?

回想一下,上一次獨處的時候,是在什麼樣的情境?
你喜歡獨處嗎?你敢獨處嗎?獨處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?
如果很難為自己保留一個安靜的時空,可能也很難去認識真正的自己。
因為看來,現代人獨處的時光並不多,總是有無數的場合,人際的互動,或者即便不是跟人,也是跟3C產品。
而這些外在的接觸,常常會讓人忘記,自己是誰。而只是努力地去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媽媽,好爸爸,乖女兒,乖兒子,上進的下屬,成功的老闆⋯⋯。

也許就像面具吧!
其實,選擇什麼樣的面具也顯示出自己看重什麼,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而認識自己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,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只有自己知道,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路。
只有自己承受那些生命的苦,只有自己可以療癒成長而找到生命的出路。
所以,人際關係的受苦,最終還是要回來面對自己。
究竟是什麼讓自己生氣或悲傷?即便是對方做了什麼,又為何自己會深受影響?
且因為看見了,明白了,才比較容易從自己調整。
(也許如何改變別人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這樣的主題會吸引更多人,但我猜,能夠成功,恐怕是彼此在玩心理遊戲,無法持久,也不真實。而真相是,我們能改變的就是自己。也許很難,但真的有方法。)

而也許一開始,從確定自己不是什麼。
再來,慢慢懂得,自己是什麼。
然後又發現,自己可以是什麼,也可以不是什麼。
如同先把自己成為固體,所以不斷地塑形。
但漸漸地,越懂人事,成長的方向卻是液體,我可以是這樣,也可能是那樣。
我比我所知道的更多。

當我的內在安穩了,我明白傷與不傷都在自己,愛與不愛都由自己。
那麼,看待外在的「問題」也就不同了。
是我不喜歡他對待我的方式,所以我可以選擇放下執著或紓解情緒。
是我不知道如何選擇,所以我可以決定是否要踏出第一步。
我雖不能改變過去,卻能改變過去影響我現在跟未來的方式。
我負起了自己的責任。

光,從內在透出。
無數的生命,無比閃亮。

1 評論

    自然結果

    像是新的開始,又像是一路走來的結晶。

    當下足跡

    十一月 2014
    九月 2014
    五月 2014
    四月 2014

    心靈地圖

    全部
    女人私語
    心靈隨想
    生命書寫
    生命書寫

    RSS 訂閱

自我成長。關係療癒。原創工具。詠詩老師的好心晴


Hours

M-F:
​9am - 6pm

Telephone

0989-269-323
若在上課中,無法接聽

工作聯繫Email

[email protected]
牌卡訂購EMAIL
[email protected]

付款帳號

合作金庫銀行 古亭分行 (銀行代號:006)  
戶名:好心晴工坊 
帳號:5872-717-301035


版權所有 © 2012 詠詩老師的好心晴,並保留一切權利
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牌卡協會
  • 詠詩老師簡介
    • 詠詩老師簡介
    • 個別會談
    • 心靈牌卡一對一線上督導
    • 心靈牌卡遊藝趣
  • 課程邀約
  • 專業課程
    • 療心卡培訓 >
      • 療心卡陪談師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諮詢師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師資認證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2一日培訓
      • 療心卡親子溝通引導師認證
      • 療心卡銀髮樂活引導師認證
      • 療心卡生涯探索引導師認證
    • Fun心卡團體引導師認證培訓
    • 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訓練
    • 不同牌卡培訓 >
      • 心靈牌卡示範督導與療癒工作坊
      • 塔羅創意無限工作坊
      • 心靈拼貼工作坊
      • 知心卡工作坊
    • 藝術療育培訓 >
      • 大集繪與粉彩牌卡運用工作坊
      •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認證
      • 和諧粉彩正指導師認證
  • 牌卡購買
    • 線上訂購
  • 線上抽牌
    • 療心卡1線上抽牌
    • 療心卡2線上抽牌
    • Fun心卡線上抽牌
    • Fun心福卡線上抽牌
    • 動心卡線上抽牌
    • 動心卡運用
    • 知心卡運用
  • 牌卡運用短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