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剛寫完前一篇文章,上午,四歲多的小兒子要我陪他到床上睡覺。
我知道,他不是真的想入睡。 所以我們就在床上偎著靠著。 他突然說了一句:媽媽,你好好笑喔! 我其實還處在想要辦公的狀態,聽到這句話,有些不舒服。也因為小兒子鬧脾氣的時候會說:媽媽,壞壞,或臭媽媽之類的話。 所以,我跟他說:耳朵聽到不好聽的話會痛痛。聽到好聽的話就很舒服。 我看他不是很懂,又接著想說:就像你吃東西,吃到好吃的會很開心。吃到不好吃的就不喜歡一樣。 但這些話都沒有說出口,小兒子突然一直笑。就是孩子那種很自然很天真很開心的笑。 每次我要開口,他就繼續笑。還一邊說:媽媽,你好好笑! 我還跟他說:要說有趣,不是好笑。 總之,他笑了好久好久。 而聽著他那麼爽朗的笑聲,我卻發現,自己跟不上。 我可以感覺那像是從臍輪發出的歡樂,而我還停留在腦袋,停留在我想要教導他對錯的想法中。 我還發現,為何對於他說自己好好笑會有點不高興,因為我已經對於「你好好笑」這個字句有了負面的評價。 如同我無法在當下跟他一起歡笑,「好好笑」失去了中性的意味或核心的質地。 四歲多的孩子,教了我一課。 顯示出成人的我們大部份可能停留在想法,也就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時候,多半是透過思考。 除非身體不舒服,才會注意到身體的訊息。 除非心裡難過痛了,才會留意情緒的聲音。 但思考,其實容易有很多的是非對錯,應該不應該,以及社會或他人的評價,主流的喜好等等。 不過,也並不是說,思考不對。 例如:我正利用自我覺察,好像是有另一個旁觀者在省思這段歷程,並加以記錄。 而我再次看見,跟小兒子比起來,他對於語言沒有過多的評價,他可以很開心,甚至很莫名地一直笑著,從身體的深處,真心地歡樂。 我呢? 他的一句話觸動了我的情緒,情緒背後是對這句話不認同的評價。 此外,我還擔負了母親教導的責任,希望他可以學習說好聽的話。 也許對他來說,這只是好玩的舉動,就是覺得媽媽好好笑喔! 他不會想到這樣說的對錯好壞。 之後更順著身體的感受,好開心地笑著。 寫到這,我也突然覺得,這麼認真的自己,真的好好笑!
1 評論
延續上一篇文章,說得更具體的話,應該是:最終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心。
為何是心呢? 心又是指什麼呢? 先分享一則親身的體驗。 許久前帶領一群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,課程名稱是:心靈偵探趣。 所以第一次碰面,我問他們:知不知道我們要上什麼課?什麼是心靈啊? 有孩子說:不是心臟的心。 我心想,有概念喔!接著問:那是指什麼心呢?你的這個心在哪裡? 有些孩子回答:在胸口中央。 有孩子指著自己的腦袋。 還有一個孩子說:我的心不在這裡,在教室外面。 所以,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其實已經了解,有一個不是生理心臟的心。 有另一顆心,這顆心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感覺。 這顆心可能代表我們的想法念頭。 這顆心也許顯示出我們的渴望。 姑且不以生理大腦的角度來詮釋,這是另一門專業。 但我想說的是,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,有別於外在世界,有別於看得到的自己的外表,還有一個內在世界。 也許是透過我們的感覺、情緒,也許是我們的認知想法,也許是我們不自覺的身體動作,也許是那些知道怎麼做,卻又會有另一種行為出現的背後機制。 假設,就稱她是,心吧! 我們最終要面對的,就是這顆心。 為何內在是重要的呢? 除了每個人的獨特性之外,是心,左右著每個人的選擇。而選擇決定了不同人的生活。 因為內在是重要的,所以才會有許多勵志偉人,即便在艱困的外在環境下,依舊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。 若非如此,那麼所有看來遇到意外悲慘的遭遇者,就無法脫困。 但,身為人,因為這麼特別的內在機制,我們可以選擇,可以改變。 可以選擇看待世界或問題的角度態度,可以選擇不一樣的因應行為,可以讓痛苦化為祝福。 但要經歷這樣的轉化,就要回到是否認識自己,是否懂得自己的心。 看一看孩子的成長,他們的外表會隨著歲月而茁壯,但內在的心是否也逐漸成熟呢? 什麼時候,我們脫離了自己的心?離內在的自己越來越遠? 也許是外在環境的打擊,也許是照顧者的不當對待,有可能,我們的心,停留在某一個時刻,不再成長。 我們受傷了,嚇壞了,不想去面對心裡的苦,可能當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。 所以,心,像是被凍結般,或隱藏著,壓抑著。 但外在的我們,不可避免地,一天一天長大。 差別就是,孩子跟成人,如何看待自己的心? 也許孩子比較容易身心一致。他們順隨著身體的本能,心的觸動,或哭或笑,或醒或睡。 而一般的成人,則像是穿著多重的盔甲般,忽略身體跟心的訊息。 有趣的是,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,這層盔甲勢必會受到動搖,所以看起來像是遇到問題,看起來像是別人有問題。其實都是因為這些衝突刺激到我們封閉的心。 所以,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,邀請我們,願不願意,認識自己的心。 這些外在的事件,身邊看似有問題的人,都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們還沒療癒跟成長的自己。 因而,最終要面對的,還是自己的心! 稍晚,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了這一段:
曾經也想過,界定自己的位置,例如以親子,婚姻或兩性為題,總是大家有興趣的。 或者以生涯或工作,金錢為方向,也是另一條脈絡。 但對我來說,這些外在的分類到最後要面對的,都是自己。 自己能否覺察,願意改變,時時刻刻地行走在自我蛻變成長的旅程。 確實走過自己前半生的療癒之路,無論是自己的特質,或是喜歡的療癒之道,最終,都是回歸到自己身上。 意思是,也許一開始我們總是容易向外看,看環境,看原生家庭,看遇到挫折的人際關係。 看待的方式也比較容易傾向,如果對方可以改變,如果我以前不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,如果外在條件不是這麼糟糕⋯⋯。 也就是容易用受害者的觀點來看。 或者換個角度會這麼說,是我老公的問題,我小孩有問題,我是多麼辛苦為了別人⋯⋯,宛如自己是拯救者。 但犧牲太久,討好太多,又會不自覺地開始指責,像是一個加害者。 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,注意的焦點都在別人身上。或者說,想改變的都是別人或外在環境。 再以另一種面向來說明,當我在帶領家長成長團體時,雖然成員的角色都是父母,但除了談親職的任務,親子的關係,我更喜歡先來看待每一位父母在卸下這個角色前的自己。 因為我們不是只有當父親或母親,我們可能同時還是上司或下屬,是女兒或兒子,是太太或丈夫,是媳婦或婆婆,我們其實還背負了很多的身份。 但這麼多的身份底層,最核心的就是自己。 是自己在應對這些人際關係,應對外在的環境,應對突然的意外。 當然,這些角色身份,其實也是一種尋找自我的過程。 藉由這些外在的規則,我們比較清楚要怎麼做。 但也往往因為應該怎麼做跟自己真正想做的無法平衡,看似矛盾衝突,而帶來身心的疲憊。 只是,什麼是真正的自己? 如果最終要面對的是自己,那又是一個怎麼樣的自己?我如何認識?如何確定? 回想一下,上一次獨處的時候,是在什麼樣的情境? 你喜歡獨處嗎?你敢獨處嗎?獨處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? 如果很難為自己保留一個安靜的時空,可能也很難去認識真正的自己。 因為看來,現代人獨處的時光並不多,總是有無數的場合,人際的互動,或者即便不是跟人,也是跟3C產品。 而這些外在的接觸,常常會讓人忘記,自己是誰。而只是努力地去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媽媽,好爸爸,乖女兒,乖兒子,上進的下屬,成功的老闆⋯⋯。 也許就像面具吧! 其實,選擇什麼樣的面具也顯示出自己看重什麼,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 而認識自己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,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只有自己知道,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路。 只有自己承受那些生命的苦,只有自己可以療癒成長而找到生命的出路。 所以,人際關係的受苦,最終還是要回來面對自己。 究竟是什麼讓自己生氣或悲傷?即便是對方做了什麼,又為何自己會深受影響? 且因為看見了,明白了,才比較容易從自己調整。 (也許如何改變別人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這樣的主題會吸引更多人,但我猜,能夠成功,恐怕是彼此在玩心理遊戲,無法持久,也不真實。而真相是,我們能改變的就是自己。也許很難,但真的有方法。) 而也許一開始,從確定自己不是什麼。 再來,慢慢懂得,自己是什麼。 然後又發現,自己可以是什麼,也可以不是什麼。 如同先把自己成為固體,所以不斷地塑形。 但漸漸地,越懂人事,成長的方向卻是液體,我可以是這樣,也可能是那樣。 我比我所知道的更多。 當我的內在安穩了,我明白傷與不傷都在自己,愛與不愛都由自己。 那麼,看待外在的「問題」也就不同了。 是我不喜歡他對待我的方式,所以我可以選擇放下執著或紓解情緒。 是我不知道如何選擇,所以我可以決定是否要踏出第一步。 我雖不能改變過去,卻能改變過去影響我現在跟未來的方式。 我負起了自己的責任。 光,從內在透出。 無數的生命,無比閃亮。 |